第四节 史志有载,遗迹有存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四节 史志有载,遗迹有存
  英俊青年前面引路,首先来到了三闾大夫祠。
  王景奇被这座古建筑的恢宏气势所震惊,被精雕细刻的廊檐所征服,被栩栩如生的图案所倾倒。
  王萍说:
  “爸爸!太可惜了!”
  王景奇不明白女儿的意思,问:
  “你是说什么可惜?”
  王萍说:
  “我说可惜是指这么精湛的古典建筑,这么优美的风景,没有相机,不能为您拍照留下永恒的纪念。”
  王景奇哈哈一笑说:
  “把这些都存放在心底岂不是更好吗?”
  王萍说:
  “等你下次来的时候,我就有了照相机,可以为您拍下这些所有的美景留作纪念。”
  王景奇说:
  “照相机很贵,需要一大笔钱才买得起。你一个下放知识青年,哪来那么多钱呀?”
  王萍说:
  “等春柳湖新渔村建成,我和所有渔民一样劳动报酬大幅提高,我就有钱了嘛!”
  英俊青年连声赞同地说:
  “对对对!春柳湖新渔村建成,春柳湖的渔民就都过上了有钱的日子。”
  王萍赶紧打断英俊青年的话,催促道:
  “那是我们春柳湖的事,你就别说了。你还是抓紧给我们介绍三闾大夫祠情况吧!”
  英俊青年连连点头说:
  “好嘞!好嘞!”
  他介绍道:
  “像这样的三闾大夫祠,龙寿境内有两座,一座在沧港镇,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座。还有一座在龙寿县城南郊,规模和设计都与这座完全相同。我们面前的这一座,为屈原死后的第二年,楚将庄辛收复了江南五邑所建。据记载,三闾大夫祠起始叫屈原庙,是为屈原招魂,曾在沧港立庙,是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,当时秦曾允许民各自奉祠,后又按秦例改为三闾大夫祠。龙寿县郊三闾大夫祠为东汉时刘表将荆州治所置龙寿时期所建,系按秦楚郊祀礼改建,二所祠均有记载,可见于《明嘉靖常德府志》《清代嘉庆常德府志》《清代同治龙阳县志》。唐代刘禹锡来沧港时曾在《采菱行》一诗中对三闾大夫祠有这样的描述:‘屈平祠下沅江水,月照寒波白烟起’。”
  接着,解说员引领王氏父女来到了女媭庙。他介绍说:
  “根据《湘中记》记载,女媭庙建于南北朝以前,即公元420年前,常为各界祭祀女媭神灵的地方。”
  他们步行两分钟,来到了濯缨桥。
  英俊青年介绍道:
  “这座桥为屈原从朝廷放逐回到故乡沧港时期所建,沧水浪水在桥下合流后,一起注入沅水,流向洞庭湖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