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7章 第31话 不甘与收学(2 / 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可是,对于在场的几位才子来说,又有谁会甘心呢?
  真要计较起来,最不甘心的,应该是一直以来都站在荣誉的最高处,享受着荣光与辉煌的卢公子呐。
  “所以,接下来的武斗,只能赢。”
  ——是的,只能赢。
  对于四大公子来说,文斗平局的结果,已经是难看至极的溃败。
  武斗哪怕赢了,也才是文武相抵的平局。
  可是照着眼下的情况来看,这已经是在尽最大的可能挽尊了。
  -
  安平侯府内,侍从们忙手忙脚的布置着武斗的场地。
  许是因为娄蠡离去的刺激,又许是因为那最后一首诗的余韵,尽管人依旧不少,但先前的逢迎奉承之声已经化作沉默。
  同样沉默的,还有卢府饮茶闲聊的几位大人们。
  “这样老道的诗文,若非亲闻,老夫实难相信这是一介小儿能写得出来的。”
  打破沉默的,是户部侍郎郭芳。
  这样年岁的少年人,不应该是子君等人一样的意气少年么?
  宝马轻裘,挥斥方遒。
  而不是这般似乎看尽一切,对外界之声不屑的通透与自我圆满。
  这真的是那小儿所作么?
  郭侍郎忍不住怀疑。
  “但想尽历朝诗作,却好似从未有前人作过这样一篇。”
  说这话的人是礼部尚书张恒年。
  不管他为官之道是何,但就才情来说,却是大周朝数一数二的,就连掌管云阳书院的易相,也曾主动邀请他在致仕之后,进入云阳书院讲学。
  郭侍郎看了张尚书一眼。
  不管几家子侄之间的关系如何,但他们几人却都是卢党一派。
  按照以往的情况,张尚书从来不会主动评置这些孩子们的事情,可如今他才说了这么一句,姓张的竟然便出口为那姓林的小子说话了么?
  -
  其实这句话说完之后,张尚书很快便觉察到了不对。
  尽管他并没有说错,但却不该在这个时候讲出来。
  张尚书不由自省起来,是什么促使他这般冲动?
  是因为儿子终于出息了,诗文已经能与卢家小子比肩,甚至超过顾家小子一头,终于在几位同僚当中给自己这个当爹的争了口气儿,从而给了他勇气?
  还是说自己私藏的那些残本诗集,被败家子儿送个了识货的主儿,而没有被白白糟践,让他终于获得了些许慰藉?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