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(1 / 3)
砒霜余毒是因为他,五年内力是因为他。
这个男人为了他从高台摔落,得了一身的沉疴顽疾,却毫无怨怼,甚至不惜以万里江山为聘,助他扶摇直上。
沈朝青站在原地,半晌,说道:“今年的海棠,该开了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每年都会去看看。今年花时已至,还未得空。”
萧怀琰的呼吸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。
海棠花。
辽国宫道初见那年,海棠花落了满地。
萧怀琰腰间始终佩戴的玉佩,上面也刻着海棠花。
那是沈朝青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送他的东西。
他记得自己当时心情复杂的接过,看似冷淡,转身却摩挲了那温润的玉石一整夜。
原来……他记得(n)(f)。他不仅记得,还年年都去看。
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撞着萧怀琰的胸腔,带来一阵剧烈的咳嗽,喉间涌上腥甜,却被他强行咽下。
他撑着几乎散架的身体,“好啊,我们一起去。”
第145章 身败名裂,万劫不复
沈朝青为萧怀琰披上厚重的狐裘,扶着他坐上步辇,一路沉默地行至御花园西角。
那里,数株海棠果然开得正盛,粉白的花朵簇拥在枝头,如云似霞,在料峭春寒中绽放出惊人的生命力。微风拂过,花瓣簌簌而下,落了他们满身。
宫人侍卫皆远远侍立,不敢靠近,只能看到他们新任的陛下推着步辇,而那位已逊位的前任帝王,虚弱地靠在椅背上,微微仰头看着花,苍白的侧脸在花影下竟有几分易碎的宁静。
萧怀琰看了一会儿花,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转向身边的沈朝青。
日光透过花枝,在他清隽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那双总是含着冰霜或算计的桃花眼,此刻望着纷飞的花瓣,竟有些空茫。
萧怀琰看了许久,仿佛怎么也看不够。
身体的剧痛和沉重的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,他强撑着的精力终于耗尽,脑袋不由自主地一歪,轻轻枕在了沈朝青的肩上,沉沉睡去。
沈朝青的身体瞬间僵硬。
他能感觉到肩头传来的,属于另一个人的重量和温度,能听到那微弱却清晰的呼吸声拂过他的颈侧。
周遭侍从们小心翼翼投来的目光,如同细密的针,扎在他的背上。
沈朝青面无表情地站着,任由海棠花瓣落在他的发间,肩头,落在萧怀琰沉睡的脸上。
他宽大的帝袍袖口之下,手指死死掐入掌心,锐利的指甲刺破皮肉,带来尖锐的刺痛,几缕鲜红的血丝悄然渗出,沾染了内里的衣袖。
而他脸上,一片冰凉。不知是融化的雪水,还是别的什么。
时间飞逝,已是三月后。
初夏的风带着些许燥热,吹拂着新帝统治下的辽国皇都。
民间开始流传起一些隐秘的传言,说前陛下萧怀琰并非自愿禅让,而是被如今这位晋国来的新帝沈朝青胁迫,甚至可能已被秘密处死。尽管几次小规模的骚乱都被迅速镇压下去,但流言蜚语如同暗处的苔藓,悄然滋生。
郑月瑶躬身立在御书房内,将这些舆情一一禀报给正在香案前低头调配安神香的沈朝青。 ↑返回顶部↑
这个男人为了他从高台摔落,得了一身的沉疴顽疾,却毫无怨怼,甚至不惜以万里江山为聘,助他扶摇直上。
沈朝青站在原地,半晌,说道:“今年的海棠,该开了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每年都会去看看。今年花时已至,还未得空。”
萧怀琰的呼吸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。
海棠花。
辽国宫道初见那年,海棠花落了满地。
萧怀琰腰间始终佩戴的玉佩,上面也刻着海棠花。
那是沈朝青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送他的东西。
他记得自己当时心情复杂的接过,看似冷淡,转身却摩挲了那温润的玉石一整夜。
原来……他记得(n)(f)。他不仅记得,还年年都去看。
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撞着萧怀琰的胸腔,带来一阵剧烈的咳嗽,喉间涌上腥甜,却被他强行咽下。
他撑着几乎散架的身体,“好啊,我们一起去。”
第145章 身败名裂,万劫不复
沈朝青为萧怀琰披上厚重的狐裘,扶着他坐上步辇,一路沉默地行至御花园西角。
那里,数株海棠果然开得正盛,粉白的花朵簇拥在枝头,如云似霞,在料峭春寒中绽放出惊人的生命力。微风拂过,花瓣簌簌而下,落了他们满身。
宫人侍卫皆远远侍立,不敢靠近,只能看到他们新任的陛下推着步辇,而那位已逊位的前任帝王,虚弱地靠在椅背上,微微仰头看着花,苍白的侧脸在花影下竟有几分易碎的宁静。
萧怀琰看了一会儿花,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转向身边的沈朝青。
日光透过花枝,在他清隽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那双总是含着冰霜或算计的桃花眼,此刻望着纷飞的花瓣,竟有些空茫。
萧怀琰看了许久,仿佛怎么也看不够。
身体的剧痛和沉重的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,他强撑着的精力终于耗尽,脑袋不由自主地一歪,轻轻枕在了沈朝青的肩上,沉沉睡去。
沈朝青的身体瞬间僵硬。
他能感觉到肩头传来的,属于另一个人的重量和温度,能听到那微弱却清晰的呼吸声拂过他的颈侧。
周遭侍从们小心翼翼投来的目光,如同细密的针,扎在他的背上。
沈朝青面无表情地站着,任由海棠花瓣落在他的发间,肩头,落在萧怀琰沉睡的脸上。
他宽大的帝袍袖口之下,手指死死掐入掌心,锐利的指甲刺破皮肉,带来尖锐的刺痛,几缕鲜红的血丝悄然渗出,沾染了内里的衣袖。
而他脸上,一片冰凉。不知是融化的雪水,还是别的什么。
时间飞逝,已是三月后。
初夏的风带着些许燥热,吹拂着新帝统治下的辽国皇都。
民间开始流传起一些隐秘的传言,说前陛下萧怀琰并非自愿禅让,而是被如今这位晋国来的新帝沈朝青胁迫,甚至可能已被秘密处死。尽管几次小规模的骚乱都被迅速镇压下去,但流言蜚语如同暗处的苔藓,悄然滋生。
郑月瑶躬身立在御书房内,将这些舆情一一禀报给正在香案前低头调配安神香的沈朝青。 ↑返回顶部↑